?

        當前位置:對照品 > 新聞中心 >
        查詢時請注意選擇相應的產品編號
        2015年銀杏葉事件引發植物提取物市場轟動
              
          2015年5月,CFDA組織食藥局在進行飛檢的過程中,發現多省企業擅自改變銀杏葉提取物生產工藝的違規行為。“銀杏葉事件”引發行業軒然大波,不斷牽連出新的下游制藥、保健品企業,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CFDA)開展銀杏葉藥品和保健食品專項治理行動,旨在徹底凈化銀杏葉藥品市場,嚴厲打擊各種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公眾用藥安全。本文試圖對此事件進行梳理、歸納與分析,從而引發思考,以警示行業嚴守法規,用誠信生產與經營來確保藥品和保健食品安全有效。
          銀杏葉事件
          1.1起因
          2015年5月8~10日,CFDA組織湖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萬邦德(湖南)天然藥物有限公司進行了飛行檢查,發現存在違規購進銀杏葉提取物投料生產銀杏葉片和銀杏葉膠囊,生產管理混亂,偽造物料購進臺帳及銀杏葉提取物的批生產記錄、批檢驗記錄等問題。
          2015年5月9~11日,CFDA組織廣西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桂林興達藥業有限公司進行了飛行檢查,發現擅自改變提取工藝生產銀杏葉提取物,由稀醇提取改為3%鹽酸提取;從不具備資質企業違規購進銀杏葉提取物,且其提取工藝也為3%鹽酸提取;將非法銀杏葉提取物用于銀杏葉片生產并銷售;將外購的銀杏葉提取物重新更換該廠標簽后銷售給其他藥品生產企業;偽造批生產、物料管理記錄。“銀杏葉事件”違規違法行為。
          1.2治理行動
          CFDA綜合各種手段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一場針對“問題”銀杏葉提取物安全性風險的徹查風暴,各地的藥監局紛紛開始查封、下架相關含有問題企業的銀杏葉提取物的系列產品。從CFDA的執法決心來看,銀杏葉藥品和保健食品市場將出現較大范圍的震蕩。
          從2015年5月19日截至11月5日,CFDA以通告、通知和公告等形式發布37次有關“銀杏葉”的專項治理的文件,僅6月8日就發布了4次公告。主要治理情況如下(數據與信息來源于CFDA)。
          1.2.1開展銀杏葉藥品/保健食品專項治理行動
          CFDA5月19日發布了《關于桂林興達藥業有限公司等企業違法生產銷售銀杏葉藥品的通告》。5月20日發布銀杏葉藥品專項治理的通知,對所有銀杏葉提取物和銀杏葉制劑生產企業進行全面檢查,重點檢查擅自改變提取工藝、非法添加相關物質、從不具備資質企業購進銀杏葉提取物等違法行為。5月21日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進一步部署銀杏葉藥品專項治理工作。強調要對已有案件線索一查到底,對從桂林興達藥業有限公司購買非法銀杏葉提取物的24家藥品生產企業,逐一核查,一經發現問題立即采取停售停用、查清流向、召回產品、暫停生產等措施,依法嚴肅處罰企業違法行為。要求充分認識當前銀杏葉藥品問題的嚴重性,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治理,徹底凈化銀杏葉藥品市場,嚴厲打擊各種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公眾用藥安全。
          5月25日向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監察部通報桂林興達藥業有限公司等企業違法生產銷售銀杏葉藥品案件查處情況。5月29日飛行檢查查明,寧波立華制藥有限公司從不具備資質的企業購進部分批次銀杏葉提取物,并以本企業名義銷售給其他藥品生產企業,其行為涉嫌違法。6月4日頒布銀杏葉提取物、銀杏葉片及銀杏葉膠囊中游離槲皮素、山柰素、異鼠李素檢查項補充檢驗方法,應對銀杏葉提取物生產中的違規環節。
          6月8日①按照補充檢驗方法,銀杏葉藥品生產過程中改變提取工藝、非法添加等違法行為將被檢出;②各銀杏葉提取物生產企業(含未取得藥品生產許可證的提取物生產企業)、銀杏葉藥品制劑生產企業要根據補充檢驗標準,對本企業自2014年1月1日以來生產的所有銀杏葉提取物、銀杏葉片和銀杏葉膠囊逐批進行自檢;③所有使用銀杏葉提取物生產保健食品的企業要根據注冊申報的銀杏葉提取物生產工藝和質量標準立即開展自查。
          6月10日對使用銀杏葉提取物生產保健食品的企業開展執法檢查。8月10日頒布銀杏葉軟膠囊、滴丸、舒血寧注射液及其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銀杏達莫注射液、銀杏葉滴劑中游離槲皮素、山柰素、異鼠李素檢查項補充檢驗方法和銀杏葉提取物、銀杏葉片及銀杏葉膠囊中槐角苷檢查項補充檢驗方法。
          9月10日開展第3階段銀杏葉藥品專項監督抽檢。旨在第1、2階段銀杏葉藥品專項監督抽驗的基礎上,對已檢出的不合格藥品按《槐角苷檢查項補充檢驗方法》進行檢驗,為后續銀杏葉藥品案件查處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1.2.2銀杏葉藥品專項監督自檢和抽驗情況
          CFDA對藥品檢驗情況進行通告,6月22日,90家銀杏葉提取物、銀杏葉片(含分散片)和銀杏葉膠囊生產企業,產品共5161批次進行了自驗,不合格產品批次2335批,占全部批次的45%;不合格產品的企業55家(占比61.1%),其中全部批次產品不合格的企業30家(占比33.3%),其中部分批次產品不合格的企業25家(占比27.8%)。
          7月2日,在第1批抽驗284批,其中檢出不合格藥品67批,占全部產品的23.6%,涉及24家藥品生產企業。
          7月31日,在第2批抽驗的194批藥品中檢出不合格藥品118批(60.8%),涉及31家藥品生產企業。有29家企業102批藥品為企業自檢不合格,抽驗結果與企業自檢結果一致。4家企業16批藥品企業自檢合格,監督抽驗結果不合格。經深入調查確認,黑龍江天宏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跨海生化藥業制造有限公司、寧波立華制藥有限公司存在調換留樣偽造證據、逃避監管的違法行為。
          9月8日,查明湖北午時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報告虛假自檢結果,同時偽造批生產檢驗記錄,調換留樣樣品,致使CFDA在《關于90家銀杏葉提取物和銀杏葉藥品生產企業自檢情況的通告》(2015年第24號)中將該企業列入自檢全部合格企業名單。
          10月15日,共檢驗168批樣品,包括銀杏葉軟膠囊38批、銀杏葉滴丸24批、舒血寧注射液62批、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7批、銀杏達莫注射液36批、銀杏葉滴劑1批。其中,檢出不合格銀杏葉軟膠囊16批,不合格的藥品生產企業有3家;不合格銀杏葉滴丸13批,不合格的藥品生產企業1家。舒血寧注射液、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銀杏達莫注射液、銀杏葉滴劑4個品種未檢出不合格產品。
          10月15日,在第1、2階段檢出不合格的185批銀杏葉藥品中,共有125批藥品檢出槐角苷,涉及27家企業,這些企業涉嫌非法添加或使用非法添加的銀杏葉提取物用于銀杏葉藥品生產。
          自驗不合格率45%。綜合兩階段銀杏葉藥品專項監督抽驗情況,抽樣企業覆蓋率達到78%,產品批次覆蓋率達到12%,抽驗不合格率38.7%,抽驗結果表明絕大多數藥品生產企業自檢結果可信。自檢和抽驗不合格藥品涉及57家藥品生產企業,占全部被檢企業62%。不合格的銀杏葉藥品中槐角苷檢出率67.6%,涉及27家企業。銀杏葉軟膠囊不合格率42.1%,銀杏葉滴丸不合格率54.2%;舒血寧注射液等3種注射劑未檢出不合格產品。
          1.2.3專項監督保健食品情況
          CFDA對保健食品自檢等進行通告,7月3日,全國共有168家使用銀杏葉提取物生產保健食品企業報送了自查情況。其中,157家企業使用銀杏葉提取物生產了保健食品,自檢銀杏葉提取物原料359批次,其中,328批次合格,13批次不合格,18批次尚在檢驗中;不合格銀杏葉提取物原料涉及8家保健食品企業。7月7日,排查203家使用銀杏葉提取物生產保健食品的企業,其中在產企業129家中,有12家購進使用不合格銀杏葉提取物原料。檢查發現涉嫌不合格原料5.94噸,不合格保健食品30.864噸。
          1.2.4銀杏葉提取物產品檢測結果
          具體結果見表1~4。銀杏葉提取物產品自檢信息顯示,7家企業全部批次產品不合格53批;8家企業部分批次產品不合格77批,合格225批;20家企業全部批次產品合格959批;共計1314批,合計不合格批次130批,合格批次1184批,不合格批次占比9.89%,全部批次產品不合格企業占比20.00%,部分批次產品不合格企業占比22.85%,產品不合格企業占比42.85%。
          目前,銀杏葉口服制劑國產藥品的批文有118個,近半數企業涉事其中,涉上市公司已達11家,波及247個保健品企業。規模約45億元的銀杏葉制劑市場受到影響。同時,問題藥品(保健食品)的流向復雜,全國26個省市2萬多家醫院被波及,還有難以清查的保健食品銷售終端,全部召回并不容易。
          1.3處罰
          CFDA于2015年11月5日發布了《關于對違法生產銷售銀杏葉提取物及制劑行為處罰意見的公告》(2015年第219號),對違法生產銷售銀杏葉提取物及制劑行為提出了分類處罰原則,見圖3~5(信息來源于CFDA)。
          銀杏葉事件分析與思考
          2.1應用與市場
          2.1.1銀杏葉制劑
          銀杏葉的現代開發與應用研究始于德國,主要作用于腦部、周邊等血液循環障礙,對失智癥、血管性癡呆、老年性癡呆有較好療效。銀杏葉提取物制劑與保健食品可謂是當今世界市場上最熱門的植物藥產品之一。自20世紀60年代國外科學家率先從中國古老樹種——銀杏的樹葉里提取出具有抗心腦血管疾病的成分銀杏黃酮與銀杏萜內酯以后,全球各種銀杏制劑加上形形色色的銀杏保健食品與含銀杏葉提取物的化妝品等充滿市場,在心血管疾病發病率較高的美國、西歐及北歐等全世界至少有130多個國家在銷售銀杏葉提取物制劑。2013年,銀杏葉制劑全球銷售額高達70億美元。在我國醫院處方藥和零售藥市場中,銀杏葉制劑在心血管疾病和神經內科多種疾病的聯合用藥中占據重要地位,是載入《2009年國家醫保目錄》《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2年)(銀杏葉膠囊、片、滴丸)、《低價藥目錄》(銀杏葉片、膠囊)的藥物。
          自20世紀90年代起,銀杏葉提取物制劑一直是治療腦血管疾病的首選藥,我國銀杏葉提取物制劑年銷售額從2000年的6億發展到2007年的22億,2011年估計超過50億,成為心腦血管領域植物藥領先品種之一。2015年《法治周末》報道,行業數據顯示,2013年,國內醫院腦血管及抗癡呆藥物市場已達到225億元,其中銀杏葉制劑市場占據了20%,約為45億元。此外,銀杏葉提取物銷售市場已達到10億元市場規模,是中藥“重磅炸彈”型超級品種。對這一品種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治理,徹底凈化市場,將對中藥產業起到示范性效果。
          2.1.2銀杏葉提取物
          中國是全球第一大銀杏葉提取物生產國,行業產能占全球總產能的50%以上,2013年中國銀杏葉提取物產量達到348.6噸,占全球同期總產量的48.5%(圖6)。到2014年全球銀杏提取物產量達到888.8噸。
          國內銀杏葉提取物加工企業有100多家,但銀杏加工產業呈高度分散狀態,而且因內需不足,我國絕大部分銀杏葉提取物產量只能用來出口,有數據顯示,前幾年我國銀杏葉提取物出口約占國內銀杏葉提取物總產量的80%。國產銀杏葉提取物企業多淪為初級的原料供應商,處在產業鏈的底層,在國際市場上議價能力低下。
          銀杏葉提取物是市場需求巨大且供應比較穩定的品種,但我國與國際需求的銀杏葉提取物規格尚未接軌,符合出口級別的銀杏葉提取物尚且不多,這與日韓兩國近幾年來銀杏葉提取物出口增長較快,且質量普遍優于我國產品形成鮮明對照。但同時給銀杏葉提取物供應走高端市場路線的企業帶來機遇。此次行業整治為今后我國銀杏葉提取物企業也能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奠定基礎,使銀杏葉提取物產業迎來一個高速增長期。
          2.2發生“銀杏葉事件”的原因
          2.2.1質量標準不完善
          銀杏葉提取物中黃酮類和萜內酯是活性成分,銀杏酸類為有毒成分。《中國藥典》項下主要指標規定見表5。
          總黃酮醇苷的量測定采用甲醇-25%鹽酸溶液(4∶1)加熱回流30min,將黃酮醇苷水解為苷元(圖7),再加上原游離的3個苷元來計算總量。
          總黃酮醇苷量=(槲皮素量 山柰素量 異鼠李素量)×2.51。1993年,Stichet首先提出以轉化因子槲皮素(2.51)、山柰素(2.64)、異鼠李素(2.39)概念來計算總黃酮醇苷的量,上述轉化因子是根據銀杏葉黃酮苷中認為活性最強的桂皮酰黃酮苷(cinnamoylflavonolglycosides)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760與苷元的相對分子質量換算而來;《美國藥典》以轉化因子槲皮素(2.504)、山柰素(2.588)、異鼠李素(2.437)或平均轉化因子2.51計算總黃酮醇苷的量,這些轉化因子以黃酮醇苷756.7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換算而來,銀杏葉及其制劑黃酮的量國內外標準已普遍采用這一系數計算。但此檢測方法不足以在識假、辨假方面發揮作用,給改變工藝和添加非法物質帶來可乘之機。萜內酯化合物為銀杏葉的特征成分,是一類罕見的天然化合物,迄今尚未發現其存在于其他植物中,不存在非法添加問題。行業標準長期處于真空狀態,以及國家藥典銀杏葉提取標準流程長期不被生產企業所執行,導致整個行業處于長期混亂無序的狀態,然而由于植物提取物作為剛性需求產品,世界主要經濟體對其需求非常旺盛,導致不斷增長的市場規模掩蓋了標準缺失給行業帶來的負面影響。針對這次銀杏葉提取物事件CFDA頒布了2個補充檢查方法(表5)來監控行業中廣泛存在的工藝改變和非法添加問題。CFDA稱,擅自改變提取工藝存在“分解藥品有效成分,影響藥品療效”風險,但由于缺乏臨床數據,目前并不清楚會產生什么具體危害。而鹽酸代替乙醇生產的銀杏葉提取物制藥(保健食品)究竟會對人體產生哪些健康危害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2.2.2暴利的誘惑
          我國現行銀杏葉提取物標準不能檢測出“工藝過程的改變”,而改用鹽酸提取具體能夠節約多少成本,業內人士大多對此都諱莫如深。有媒體公開指出,如果改用3%鹽酸提取,每噸能夠節約4000元成本;不僅能降低成本,還能提高得率。用稀乙醇生產1噸銀杏葉提取物,需要約1周時間,1年也就幾噸的產量。改用鹽酸提取,可以縮短基礎工藝流程時間。此外,僅從這一銷售路徑來看,不具備資格的企業生產的銀杏葉提取物,經過3次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倒賣”,其中的利潤可見一斑。此外,如果產品本身不達標,也可以通過其他的化學手段來彌補。目前市場上仍然有部分不良企業的銀杏葉提取物靠添加蘆丁、槲皮素等黃酮提取物,甚至完全以蘆丁勾兌,以達到24%總黃酮醇苷的標準。添加物質主要有豆科植物槐SophorajaponicaL.的干燥花蕾及成熟果實的提取物,前者稱槐米,后者稱槐角,或者從槐米提取分離純化的蘆丁、槲皮素。《中國藥典》2015年版一部規定槐米含總黃酮不得少于20.0%;槐米含蘆丁不得少于15.0%。槐角含槐角苷(屬異黃酮類)不得少于4.0%,同時它們提取工藝簡單、成本低廉,查詢阿里巴巴網,槐米提取物80~100元/kg,含95%蘆丁240~300元/kg,含98%蘆丁500~550元/kg,含98%槲皮素400~550元/kg;槐米提取物(槲皮素-蘆丁10∶1)140元/kg;槐角提取物60~85元/kg,可見非法添加或勾兌成本之低且簡便。不法之商利用上述廉價物質非法添加牟取暴利。誠信的缺失和暴利的誘惑,經營者敢于鋌而走險,擅自改變銀杏葉提取物生產工藝和非法添加,以身試法。
          2.2.3缺乏有效監管
          銀杏葉提取物事件進一步凸顯加強提取物生產監管的必要性,銀杏葉提取物違規提取是一直以來就存在的問題,不是這兩年才出現的,而且有問題的不僅是銀杏葉提取物。相比于藥品而言,我國對于保健食品的監管力度更為薄弱,對于原材料的生產工藝沒有審查,缺乏統一執行的質量標準,CFDA在2014年開始要求保健食品生產要符合GMP標準,但是事實上對于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并不存在GMP認證,也沒有相應的審查,處于監管真空狀態。
          藥材種植、采收、加工、貯藏、藥材市場流通、植物提取、制藥企業生產等都將影響到銀杏葉藥效的有效發揮,需要每一個環節的生產質量保證。目前中藥行業的監管體系中,農業部、CFDA、衛計委、工商總局、公安部在中藥市場的監管流程中都有一定的職責范圍,并在必要時候采取聯合執法的監管方式。不同的部門監管標準也涉及各個環節脫鉤的問題。這種監管本身就是不合理的,目前中藥的加工、生產、銷售經營存在一個“九龍治水”的問題。監管應當是全程而具有連貫性的,而不是嚴打或者突擊式的。
          這次監管部門集中整治銀杏葉提取物及其制劑,對市場的影響或是“里程碑”式的,短期內或使這個行業的進入門檻提高。
          2.3如何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
          2.3.1強化監管
          中藥提取和提取物是保證中藥質量可控、安全有效的前提和物質基礎。近年來,隨著中藥生產的規模化和集約化發展,中藥提取或外購中藥提取物環節存在的問題比較突出,給中藥的質量安全帶來隱患。為加強中藥提取和提取物的監督管理,規范中藥生產行為,保證中成藥質量安全有效,CFDA于2014年7月29日發布“關于加強中藥生產中提取和提取物監督管理的通知”,對單獨國家藥品標準的中藥提取物實施備案管理,對不屬于備案管理的中藥提取物,應自行提取等,推出了一系列強化監管措施。強制性要求自2016年1月1日起,凡不具備中藥提取能力的中成藥生產企業,一律停止相應品種的生產,將很大程度上改變目前的植物提取物監管漏洞。
          “銀杏葉事件”僅僅是植物提取物中的一個事件,導致了國家對植物提取物市場的進一步規范和監管強化,這將令植物提取物市場更為有效、更為規范地發展。
          CFDA要求所有使用銀杏葉提取物生產保健食品的企業進行自查的內容包括:(1)是否從上述企業購進銀杏葉提取物以及使用該原料生產成品及銷售情況;(2)是否使用鹽酸工藝銀杏葉提取物生產保健食品;(3)是否違反批準的工藝和配方使用銀杏葉及其提取物;(4)是否在使用的銀杏葉提取物原料中違法添加其他物質;(5)是否未取得保健食品批準文號擅自生產含銀杏葉及其提取物產品。值得注意的是,CFDA首次發布“用于保健食品生產的銀杏葉提取物,必須與保健食品注冊申報的銀杏葉提取物生產工藝和質量標準一致”。強化保健食品的監管勢在必行。
          2.3.2誠信經營
          “銀杏葉事件”充分暴露了企業的誠信缺失。在經濟全球化的現代市場經濟時代,伴隨著信息化的發展和網絡經濟的興起,誠信已成為企業擴大交往、促進合作、走向世界的通行證;由誠信而帶來的利益和由不誠信而導致的損害,將因經濟全球化而成倍放大。
          2.3.3制訂縝密的質量標準
          應對銀杏葉提取物生產中的違規環節,CFDA頒布了2個補充檢查方法,但并不是最有效的方法。最佳解決造假問題的方法是建立銀杏葉總黃酮對照/特征/譜效指紋圖譜,歸屬8個桂皮酰黃酮苷和原花青素類特征峰的化學成分,半定量規定槲皮素、山柰素、異鼠李素峰面積及其比值,以及相似度不得低于0.90,制訂提取物及其制劑嚴謹與縝密的質量標準來嚴控質量,杜絕造假。
          2.3.4提升標準
          銀杏葉及其制劑在國際上執行的是歐美標準,德法企業成為行業的標竿和領頭羊,是制定游戲規則的,可以通過提高門檻、提高標準來限制其他企業的準入,消弱對手的優勢。《美國藥典》2015USP38版收載的銀杏葉提取物及其膠囊與片劑的質控標準是目前在執行的最高標準。21世紀以來我國銀杏葉創新藥物的研究已取得了長足進展,獲得了重大成果,不落后于德國和法國并超越了他們的創新,在標準制訂方面我國應有所作為與創新,包括銀杏葉GLP種植標準、各生產環節GMP標準及其質量標準等一系列的標準化控制,形成本行業的技術壁壘,務必要不遺余力致力于制訂出高于歐美的標準,在國際上占據絕對話語權,且制定游戲規則。
          2.3.5品牌戰略
          據統計,2005—2006年,進口銀杏葉制劑在國內市場占據主要份額,尤其是在注射劑方面,銷售額一路領先。2007—2014年,國內企業加大了開發力度,逐漸扭轉了外企主導市場的局面,國產制劑主導市場。據國內22個城市樣本醫院數據,2014年,銀杏葉制劑生產企業共50多家,前10家企業銷售額占91.4%。其中,前4位企業分別是威瑪舒培博士藥廠(德國),銷售額1.32億元;黑龍江珍寶島制藥,銷售額1.29億元;河北石家莊神威藥業,銷售額9740萬元;北京雙鶴藥業,銷售額7301萬元,市場占比分別為16.9%、16.6%、12.5%、10.4%。德國威瑪舒培博士藥廠的銀杏葉制劑2014年較同期增長率為27.1%,而國內4家企業的產品銷售額較去年都有所下降。威瑪舒培博士藥廠生產的金納多(120片/瓶,40mg/片)售價450元/瓶,而康恩貝藥業生產的天寶寧(84片/瓶,40mg/片),售價53元/瓶,2個單價相差5.95倍;臺灣濟生化學制藥廠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金納多注射液(17.5mg/支)售價22元/支,而黑龍江珍寶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舒血寧注射液(17.5mg/支)售價5.5元/支,2個價格相差4.07倍,如果是威瑪舒培博士藥廠生產的差價也要在5倍以上,這充分反映了核心競爭力的品牌價值。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銀杏葉制劑在2011—2014年樣本醫院100強藥物中分別居第11、21、23和32位,名次逐年下降。經過10多年的發展,銀杏葉制劑國內企業眾多,競爭激烈,價格下降成為必然。
          此次行業整治有可能實現行業洗牌,企業集中度提升。政府要有作為,強化質量管理,引導產業品牌構筑,形成與德國、法國等國外品牌產品競爭態勢。運用品牌戰略的利器,取得競爭優勢并逐漸發展壯大,從而確保產業的長遠發展。
          2.3.6索賠、追責與處罰
          從目前CFDA發布的處罰意見來看,如真能不折不扣執行,會對企業產生一定的威懾力,體現了違規以巨大成本為代價。對違法生產銷售銀杏葉提取物及制劑行為按情節嚴重程度分類處罰。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和違法所得,并處罰款,吊銷其《藥品生產許可證》,撤銷銀杏葉藥品批準證明文件,對企業法定代表人、企業負責人、質量負責人、生產負責人及其他有關人員中,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人員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此次銀杏葉事件確實對中藥企業傷害很大,對中藥企業的影響不亞于毒膠囊事件,如果不對源頭企業采取重罰的方式,中藥企業還將深受其害。
          “銀杏葉事件”讓人們清醒地意識到只有上升到法律角度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索賠、追責與處罰機制,才能有效減少此類事件的發生。
          3結語
          3.1產品質量
          對產品質量不是依賴于檢驗發現問題,而應嚴格監管、強制執法、從重處罰、嚴厲打擊、源頭治理,企業生產與經營只有誠信守法才能確保產品質量不出問題。
          3.2銀杏葉事件帶來的機遇
          “銀杏葉事件”將會令市場更加理性和規范地發展,植物提取物市場不僅不會被壓縮,還會呈現更大的發展勢頭。而且,植物提取物市場將會迎來資本市場的青睞,這將助力植物提取物質量提高和市場更快發展。有戰略眼光的企業家將能從微小的事件中獲得發展的良機。
          這個市場已經進入高速增長期,隨著國家大健康目標的推進和全球對植物提取物系列產品的高度認可,植物提取物市場將會迎來更高的發展速度。相信隨著國家逐步強化規范、引導,植物提取物將會成為一個高速良性發展的產業。
        上一篇:香豆類化合物常用的3種提取方法 下一篇:中藥分析過程超聲波對提取物的處理手段



          無法在這個位置找到: xy/left.htm

          ?

          2011-2018 河南尋夢版權所有豫ICP備17046142號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武县| 长汀县| 天门市| 股票| 和龙市| 彰化县| 正定县| 陆川县| 岳阳县| 浦北县| 资中县| 象山县| 满城县| 张掖市| 满城县| 二手房| 株洲市| 南川市| 顺昌县| 延川县| 双柏县| 航空| 南木林县| 达日县| 黄大仙区| 寻甸| 丰镇市| 毕节市| 瓦房店市| 铜梁县| 巫山县| 琼结县| 信宜市| 永登县| 高阳县| 文水县| 集安市| 禄劝| 江川县| 札达县| 庆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