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時請注意選擇相應的產品編號
營養物氮和磷的負荷總量與點污染源大致相同 | |||
---|---|---|---|
      
僅靠一種方法來治理是難以消除其富營養化和水華的現象,任何富營養化水體。必需采用綜合治理的措施才干奏效。具體地說,就是污染源的控制與富營養化水體自身的治理相結合。污染源控制和治理方面,要對點污染源(如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等)和非點污染源(如農田徑流等非點污染源)控制與治理并重,要完全改變一貫地偏重于點污染源的控制與治理,而忽視非點污染源的控制與治理。應當清醒地認識到國隨農田徑流進入水體的營養物氮和磷的負荷總量與點污染源大致相同,有些地方(農業地區)甚至更大。因此,必需加大力度控制面污染源進入水體的營養物負荷。
海洋赤潮的發生,國際上幾十年的研究和工程實踐證明。跟淡水水體(尤其是湖泊、水庫和緩流的河流等)藍藻迸發或其它藻類(硅藻、金藻、黃群藻等)水華,其限制性營養物是不同的海洋赤潮爆發的限制性營養物為氮,而淡水水體水華的限制性營養物則為磷;河口處(即海水與淡水交匯處)水華的限制性營養物則為氮和磷。北歐作為處置污水的受納水體的湖泊,其污水處置設施,往往并不采用生物處置工藝,也不采用A2/O或改良的A2/O工藝,而是采用以化學混凝沉淀為主體其后附加微絮凝接觸過濾的強化一級處置工藝,以除磷為主要目的而且最后出水TP≤0.2mg/L附帶去除局部有機物(COD和BOD5和氮。其處置流程為:原生污水→預處理設施→化學混凝沉淀(混合-絮凝-沉淀)出水TP≤1mg/L微絮凝接觸過濾→出水TP≤0.2mg/L
都可應用滲濾溝去除污水或徑流水中的磷(包括溶解的和不溶的磷化物)滲濾溝匯水面積較小而在暴雨時不致出現洪水排泄的情況下,德國及歐洲富營養化湖泊和水庫防止富營養化的工程措施凡是污水流量小和地表徑流量動搖不大的地方。這種方法尤為可行。這樣的滲濾溝,既可用于流域面積小和匯水流量≤100L/河溝,也可加以改進用于一些單獨污染源的治理,如農場、牧場,只要具有所需的坡度和適宜的土壤可供滲濾吸附即可。
如果有足夠的氧存在這些磷將被固定在底部而不溶出,前置水庫(或者為前置塘和人工濕地)作為生物反應器進行生物除磷。其工作原理是基于大的生物量(如藻類、浮萍、蘆葦等)將磷從水中轉移并固定于生物體中。這些生物體最后大都堆積于湖(庫)底。這種除磷反應器(前置水庫或塘-濕地)可以多個串聯運行,其去除磷酸鹽的效率可達99%中歐地區的夏季,正磷酸鹽去除率為70-90%而在冬季由于水溫降低和光照強度減弱,其除磷率下降至0-30%
勝利地改善了一個人工湖泊(平均水深7m這種控制措施的關鍵是減少浮游植物量。其辦法是湖中每年投加適量的肉食性魚類如狗魚和鱸魚,德國東部采用了生物控制。去吞食那些撲食浮游動物的小魚,幾年后這種小魚的數量顯著減少,而浮游動物如水蚤、輪蟲等增加了從而使作為其食料的浮游植物量較少。整個水體的透明度隨之提高,細菌較少,以及氧的水深分布狀況改善。但是也發現,浮游植物群落有所變化,使藍藻生長抬頭,因為它不能被浮游動物撲食,為此可放養鰱魚撲食藍藻并控制其過度生長和繁殖。
這會引起水體中藻類群落、藻類種群數量和生長繁殖速率的變化,-人工混合法消除湖(庫)水體的分層現象:用曝氣機進行曝氣和攪拌混合。同時曝氣充氧也能彌補由生物新陳代謝活動引起的虧氧。通過機械攪拌混合,浮游植物會被輸送到光照少的深水層,此時其呼吸速率會逾越光合速率。此外,混合消除分層現象對于浮游動物尤其是大型水蚤有利。人工攪拌混合,使水體渾濁,也有助于抑制藻類的過度生長繁殖,例如抑制硅藻的生長。這種藻在3oC就開始繁殖,通過攪拌混合使水體變渾濁,抑制和延緩了其繁殖;其生長高峰在45月份,此時浮游動物也大量出現并將其吞食,從而控制了其生長。下層曝氣充氧消除厭氧還原環境,防止底泥中磷的溶出和釋放投加化學藥劑:可往湖泊或水庫中投加化學藥劑一殺滅藻類。德國東部Klingenberg和Lehmuhl水庫用石灰殺滅一種大量繁殖的游動藻(Synurauvella投量為7g/m3數日后藻便被殺滅,水體pH上升至9.2但是7天后pH便恢復到7-7.5而且這種藻類再未出現。
|
上一篇:海洋赤潮暴發的限制性營養物為氮 | 下一篇:保護水體免受污染和防止富營養化和水華發生 |
---|
無法在這個位置找到: xy/lef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