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時請注意選擇相應的產品編號
廢水中氟含量逾越國家排放規范 | |||
---|---|---|---|
      
經環境監測權威機構多次對設施進出口F-濃度進行采樣監測監測結果標明。F-濃度均小于5mg/L排放指標均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一級規范,該含氟廢水處置設備入口排放物中的州值均在6.5~7之間。除F-效率達98.9%同時經濟評估標明,這套設施充分利用了工廠原有的調節沉淀池、局部管路等 設施,總投資不高,除去設備折舊費及人工費,總運行費用每噸僅為0.50元。
絮凝一氣浮處置含氟廢水工藝繼承了激進工藝的優點。緩解后續處置的負荷,充分利用鋁鹽絮凝的吸附、離子交換、絡合沉淀等 作用機理。且采用聚鋁作為絮凝劑比采用鋁鹽用量減少一半,處置費用進一步降低將氣浮技術運用于含氟廢水處置中,解決了以往固液分離的難題,使設備能穩定運行。
形成氟化物沉淀或氟化物被吸附于所形成的沉淀物中而共同沉淀。該方法簡單、處置方便,費用低,但石灰溶解度低,只能以乳狀液投加,且產生的CaF沉淀包裹在CaOH顆粒的外表,使之不能被充分利用,因而用量 大。處置后的廢水中氟含量一般只能下降到15mg/L很難達到國標一級規范。而且存在泥渣沉降緩慢,脫水困難,處置大流量排放物周期長,即沉淀法和吸附法。化學沉淀法是通過投加鈣鹽等化學藥品。目前國內外常用的含氟廢水處置方法大致分為兩類。不適應連續處置連續排放等缺點。含氟廢水,目前國內大多數生產廠尚無完善的處置設施,所排放的廢水中氟含量逾越國家排放規范,嚴重污染環境。依照國家污水綜合排放規范,氟離子濃度應小于10mg/L對于飲用水,氟離子濃度要求在1mg/L以下。吸附法是指含氟廢水流經接觸活性氧化鋁,通過與活性氧化鋁中固體介質 進行離子交換或化學反應,去除氟化物。這種方法只適用于低濃度的含氟廢水或經其他方法處置后氟化物濃度降至10~20mg/L廢水。而且接觸 活性氧化鋁的再生及高濃度再生液的處置是整個運行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接觸床頻繁的再生使運行利息較高。 此外,還有冷凍法、離子交換樹脂除氟法、超濾除氟法、電滲析等,但因為處置利息高,除氟效率低,至今多停留在實驗階 段,很少推廣應用于工業含氟廢水治理。絮凝一氣浮處置含氟廢水新工藝是激進工藝的基礎上,采用絮凝一氣浮一吸附相結合的工藝處置含氟廢水。
利用鋁離子的三種機理來去除氟離子鋁鹽絮凝除氟過程中生成的具有很大表面積的無定性AlOH原體對氟離子發生氫鍵吸附。電負性強,氟離子半徑小。這一吸附方式很容易發生。離子交換氟離子與氫氧根的半徑及電荷都相近。投加到水中的A1等聚陽離子及水解后形成的無定性Al0H沉淀,鋁鹽絮凝除氟過程中。其中的OH根發生交換,這一交換過程是等電荷條件下進行的絡合沉淀。F能與Al等形成從AlFA lF3-6種絡合物。出水經過砂濾再通過活性炭吸附后排放。絡合沉降而去除F絮凝產生的絮狀物通過氣浮裝置達到有效的固液分離。
某半導體廠含氟廢水平均進口濃度為165.54m/LpH=2.39排放水量為50m污水綜合排放規范》GB8978-1996一級規范為:F-≤10mg/pH=6~生產廢水首先流入調節沉淀池。同時通過自動加藥機投加藥劑NaOH2‰聚鋁及0.005‰的PA M助凝劑,然后由泵提入絮凝反應池。進行絮凝反應。加藥過程中,觀察pH值顯示儀的讀數,根據聲值調節NaOH投加量,控制pH7左右。絮凝反應時間約為 15min出水自流入氣浮分離池,由溶氣釋放器中釋放出來的溶氣水將絮凝后的沉淀托出水面,液面上形成沉淀物浮渣,浮渣經刮渣機刮出后進入干化 箱,靜沉后的清潔液再流入調節沉淀池,沉渣干化后可外運填埋或焚燒處理。氣浮分離池下部的清液自流入清水池中,局部清水由溶氣泵提入溶氣罐,作為氣浮用的溶氣水,其余的清水由泵提入砂濾塔,經過砂濾的水再進入活性炭吸附罐進行深度處置,最后直接排放。調試期間發現pH值對各階段的處置效果有一定影響,當聲值控制在7.0左右時處置效果最佳。
|
上一篇:基質上的配體離開基質的骨架向外擴展 | 下一篇:常用的吸附劑種類等各個方面 |
---|
無法在這個位置找到: xy/lef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