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時請注意選擇相應的產品編號
細菌殺蟲劑的研究和應用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 |||
---|---|---|---|
      
細菌類殺蟲劑是國內研究開發較早的生產量最大、應用最廣的微生物殺蟲劑。細菌殺蟲劑作用對象主要是咀嚼式口器的害蟲,如鱗翅目、鞘翅目和雙翅目等有害作物昆蟲。目前,研究應用的品種有蘇云金芽孢桿菌(Bt)、金龜子芽孢桿菌和球形芽孢桿菌等,其中蘇云金芽孢桿菌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品種。
Bt在國外主要用于防治森林、行道樹、果樹、蔬菜及農田作物中近30種害蟲,防效一般達80%~90%。過去認為Bt的殺蟲肽有多種類型,害蟲不會產生抗藥性,但隨著Bt殺蟲劑單一品種長期頻繁的使用,昆蟲對Bt殺蟲劑的抗性問題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內外的室內試驗發現小菜蛾、煙草夜蛾、伊蚊等近20種害蟲對Bt殺蟲劑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另有試驗表明,害蟲對Bt基因工程菌和轉基因抗蟲植物均會產生與Bt殺蟲劑相似的抗性。但所產生的抗性不是永久性的,只要采取轉換和更替使用、混用和按次序使用不同的Bt制劑,加大或降低施用量,保留殘余蟲口或遷移敏感個體等措施,就能避免或改變害蟲對Bt殺蟲劑產生抗性。細菌殺蟲劑(bacterial insecticide)是利用對某些昆蟲有致病或致死作用的細菌所含有的活性成分或菌體本身制成的,用于防治和殺死目標昆蟲的生物殺蟲制劑。
近幾十年來,細菌殺蟲劑的研究和應用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已成為生物農藥的主導產品,并已逐漸應用于蔬菜、林業、園藝、衛生害蟲等領域的害蟲防治中。目前已知的殺蟲細菌約有100多種,但作為商品生產并投入使用的主要是蘇云金芽孢桿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球形芽孢桿菌(Bncillus sphaericus)、日本金龜子芽孢桿菌(Bacillus popilliae)和緩病芽孢桿菌(Bacillus lentimorbus)等,并已制成商品制劑用于農業生產。非芽孢細菌有黏質沙雷菌(Serratia marcescens),此菌能感染蝗蟲、舞毒蛾、豇豆象等有害昆蟲。
蘇云金桿菌是Berliner于1911年從德國蘇云金面粉廠感病的地中海粉螟中分離出來的1株芽孢桿菌,該菌對鱗翅目、雙翅目、膜翅目、鞘翅目、食毛目、直翅目、等翅目、蜚蠊目、蚤目、毛翅目等10個目的522種昆蟲具有不同程度的致病力,尤其對鱗翅目的幼蟲特別有效。目前95%的生物農藥是Bt制劑,據不完全統計,已生產的Bt制劑有近百種,全世界有幾十個國家正在開展這一領域的研究和應用。
蘇云金芽孢桿菌殺蟲劑 蘇云金芽孢桿菌簡稱Bt。此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時會在芽孢旁形成一顆菱形、方形或不規則形的堿溶性蛋白結晶,稱為伴孢晶體(即爭內毒素),其干重可達芽孢囊重的30%左右。伴孢晶體對鱗翅目、雙翅目和鞘翅目等200多種昆蟲和動植物線蟲有毒殺作用,用之可制成對人畜安全、對害蟲的天敵和植物無害,有利于環境保護的農藥,可廣泛用于農業、林業、貯藏害蟲和衛生昆蟲。目前全世界約有蘇云金芽孢桿菌殺蟲劑100多個品種。
蘇云金芽孢桿菌殺死宿主昆蟲主要靠其芽孢及毒素。蘇云金桿菌所產生的毒素主要是伊外毒素和擴內毒素。爭內毒素存在于伴孢晶體中,它是所有蘇云金桿菌菌株共有的毒素。伴孢晶體是一種毒性蛋白,它不溶于水和有機溶劑,可溶于堿性溶液,具有一定的耐熱性,100℃下仍能保持毒性30min。伴孢晶體被昆蟲吞噬后,在其腸道內被水解為毒性肽而起殺蟲作用。毒性肽作用于中腸的上皮細胞,導致中腸穿孔,腸道內含物滲入血腔,引起幼蟲全身麻痹,最后由于敗血癥而死亡。β—外毒素是券云金桿菌的某些變種產生的一種水溶性的蘇云金素(thuringiensis),是腺嘌呤核苷酸衍生物,相對分子質量約為700,為細胞外毒素,可溶于水,熱穩定性好,經高溫高壓處理后仍能保持毒性。β—外毒素的作用主要是使昆蟲畸形或不能正常化蛹,其毒效僅發生在幼蟲蛻皮和變態期。
Bt殺蟲劑使用方便,可通過噴霧、噴粉、灌心、撒毒土等方式施撒。但應避免在強烈陽光照射下使用,以免失活。還應注意,在養蠶地區不能使用,蠶對此細菌毒素十分敏感。
從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開始,隨著生物技術的廣泛應用,人們利用DNA重組技術對毒素基因進行改造,構建綜合性能優良的重組菌株并發展了遺傳重組殺蟲劑。通過構建重組菌株可以提高殺蟲菌的毒力和殺蟲晶體蛋白的產量,擴大殺蟲譜,并延長殺蟲毒素的持效期及改進釋放性能,提高殺蟲效率。 |
上一篇:真菌殺蟲劑在昆蟲的病原微生物中的應用 | 下一篇:昆蟲病毒生物防治研究和開發較細菌殺蟲劑 |
---|
無法在這個位置找到: xy/lef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