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時請注意選擇相應的產品編號
拆遷人員被扎死暴力拆遷何時入法治正軌 | |||
---|---|---|---|
      
今年年初,河北永清縣北曹家務村,發生一起命案。開發商負責拆遷的工作人員劉二旦和他的幫手張偉、李春江,在砸了村民金福祥家玻璃后,又來到付奎生家砸玻璃,付奎生發現后與劉二旦發生打斗。期間,付金波聞訊趕來,父子二人持自制類似扎槍類銳器將劉二旦扎傷,劉后經搶救無效死亡。
11月18日上午,78歲的付奎生和他的次子付金波在永清縣法院受審,被控故意傷害罪。而此前一天,張偉、李春江因此事涉嫌尋釁滋事罪被公訴。
至此,這涉事五人的結果:一人死亡,兩人涉嫌尋釁滋事罪被公訴,兩人被控故意傷害罪。無論怎么看,都是一個多輸的結局。而原本,這只是一個拆遷協議的問題,能夠用錢、用談判來解決的事情,為什么非要搞到用人命來消停的地步?
媒體報道稱,這場始料未及的命案為村里換來“難得”的平靜。“半夜砸門窗玻璃,用斧子砍大門,朝門上潑糞……這些事再也沒發生過。”是的,很多事情,一旦出了人命,就會被摁下暫停鍵,但無奈的是,矛盾依然在,而且在命案發生后,只會更深。
如果在惡意放蛇、潑糞這些事情發生時,當地有關部門就采取措施制止、防止,對拆遷方、開發商依法追究騷擾、破外民宅,威脅他人生命安全等責任,還會有后來的砸玻璃導致的死亡事件嗎?
矛盾的演繹就好比雪球,越是放縱,就越滾越大。事實上,當第一起暴力騷擾事件發生時,當地有關部門及拆遷涉事方,就應該認識到矛盾已經產生,但這樣的惡意騷擾或者暴力騷擾,卻從未停止過,直到發生死亡事件。
在《我不是潘金蓮》中,基層工作人員向上級領導匯報李雪蓮上訪一事時抱怨道:“如果要是殺人了、放火了,這事兒倒好辦了,問題是這就是一個離婚的事情。”可就是這樣一個離婚的問題,最后鬧到“市長”、“縣長”、“法院院長”等一系列官員被撤職。小不“決”則亂大謀。
而從宏觀的角度說,拆遷問題暴露了那么多年,各種矛盾、各式各樣的惡性結果輪番上演,有關部門顯然并沒有吸取多少教訓。
今年五月份,河南鄭州,惠濟區老鴉陳街道薛崗村的村民范華培,因為對正在進行的拆遷積怨已久,持刀扎死3人、扎傷一人,被警方當場擊斃。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矛盾的積累過程中,有太多的疏忽和責任需要厘清。
而能夠杜絕這一系列矛盾升級衍化的,是且只能是法治。當小矛盾、小打小鬧被忽視,被人為地放縱偏離了法治的軌道,勢必為大矛盾的爆發埋下隱患。這個“小”和“大”的問題,在電影《我不是潘金蓮》中,被“馬市長”深刻地剖析和總結了,而在現實中,我們的很多執法人員、為政官員,還并沒有悟到。
|
上一篇:2016年全國標準物質技術委員會年會在昆明召開 | 下一篇:仰臥起坐或致癱美軍甚在訓練中已廢除仰臥起坐 |
---|
無法在這個位置找到: xy/lef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