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對照品 > 新聞中心 >
        查詢時請注意選擇相應的產品編號
        有機化學和物理化學的發展經歷
              
          有機化學起源于19世紀初,一般認為,物理化學作為一門學科的正式形成,是從1877年德國化學家奧斯特瓦爾德和荷蘭化學家范托夫創刊的《物理化學雜志》開始的。而物理有機化學是依據物理化學的基本原理來詮釋、探討有機化合物的結構、性質與反應機理,并歸納法則及發展新說的一門科學,它的發展是在建立在有機化學和物理化學發展的基礎上的,因此它是一門比較年輕的學科。物理有機化學的研究可以追溯到 20世紀初,但到30年代才成為一門獨立的分支學科,但除了在 60年代曾一度躋身有機化學之主流外,多年來其相關研究都不是化學研究的熱門課題。我國物理有機化學研究起步于 60年代,70年代后期以來得到發展, 主要研究成果基本上是在 80年代以來取得的。
          20世紀物理有機化學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從J.Stiegliz首次發表關于碳陽離子的文章到卡賓中間體的發現,再到 1914年W.Schlenk和E.Marcus發現帶陰電荷的中間體,人們開始了對物理有機化學的探索。隨著中間體的研究的深入,人們開始著手研究涉及中間體的反應機理,并對影響結構一活性關系的關鍵因素如立體化學、空間效應、取代基電子效應等有了初步的認識。30年代開始物理有機化學有了很快的發展,并將有機反應機理應用于分析生物化學過程,開創了高聚物化學。1952年,由于Wiinson和Woodward的智慧以及Fischer的工作.使二茂鐵的結構得以闡明。這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由此帶來了金屬有機化學飛速的發展,大量的過渡金屬元素有機物被合成出來并得到廣泛的應用。由于金屬有機化學的突出發展,在此后的20多年中有多位化學家因此獲得諾貝爾獎。60年代以后,由于量子化學特別是分子軌道法用于研究有機結構和反應性,物理有機化學進入了一個新的研究階段,對于有機結構的研究直接立足于微觀結構,而不再是由宏觀現象推測,研究手段由宏觀觀測向微觀觀測發展,研究方法由靜態向動態發展。
        上一篇:光化學研究現狀在的合成中占有特殊地位 下一篇:21世紀物理有機化學的發展與展望(一)



          無法在這個位置找到: xy/left.htm

          ?

          2011-2018 北京萊耀生物版權所有豫ICP備17046142號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儋州市| 都昌县| 仁化县| 芜湖市| 江城| 通许县| 礼泉县| 阿巴嘎旗| 广昌县| 三台县| 玉溪市| 桃源县| 兰西县| 西丰县| 鄂托克前旗| 济阳县| 乌兰察布市| 泸水县| 运城市| 讷河市| 锦屏县| 遵义县| 莱州市| 普宁市| 东宁县| 资溪县| 财经| 吉首市| 饶河县| 青铜峡市| 潮安县| 六安市| 德昌县| 正定县| 兴山县| 广安市| 措美县| 平塘县| 安化县| 左贡县| 金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