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時請注意選擇相應的產品編號
改革開放30年來地質勘查行業的發展特點 | |||
---|---|---|---|
      
地勘行業的改革大體上可分為兩個大的階段:1993年以前為第一階段,以地勘單位的改革為特征;1993年以后至今的第二階段,則是以地勘行業的整體改革為特征。第一階段,改革是從擴大地勘單位自主權、預算包干節約分成開始,到承包經濟責任制,基本上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一種調整。1984年國家改革的重點由農村轉入城市,開始了以市場經濟為取向的經濟體制改革,此時地礦部提出“地質成果商品化、地勘單位企業化、地質隊伍社會化”的改革方針,改革基本上是沿著搞活地勘單位的思路進行的。“地質成果商品化”隨著1986年《礦產資源法》的出臺而主要體現為礦業權的流轉。“地質隊伍社會化”1984年后一段時間基本沒人提及,再次出現是在1985年的國務院第69次常務會議《關于黃金、白銀勘探、生產問題的會議紀要》中:“要打破部門分割,實現地質隊伍社會化,地質資料商品化”。從市場經濟來理解,地勘單位企業化了,也就社會化了,所以也就不必再提了。故“三化”后來就變成了“一化”——地勘單位企業化。這一階段的改革可以說主要是圍繞“地勘單位企業化”開展的,而推進“地勘單位企業化”又是以發展多種經營為主要手段,并且以外部市場收入與地勘事業費的比值作為地勘單位企業化程度的衡量指標。這一階段,地勘單位的多種經營確實有了很大的發展,改善了一些單位的經濟狀態。但從整體上看,地質工作嚴重萎縮,不到高峰時的1/10;地勘行業整體上的經濟困難狀態處于不斷的惡化之中,大量職工下崗,職工相對收入下降,從計劃經濟時的高收入群體淪為低收入群體。www.atcc360.com
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作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決定》,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確立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模式。1994年,朱?基同志批示:“地質隊伍要逐步劃分為野戰軍和地方部隊,野戰軍吃中央財政,精兵加現代化裝備,承擔國家戰略任務;地方部隊要搞多種經營,分流人員,逐步走向企業化”,拉開了地勘行業整體改革的序幕。1999年,國務院通過《地質勘查隊伍管理體制改革方案》,將地礦部所屬地勘單位和核工業大部分地勘單位下放地方,實行屬地化管理和企業化經營;同時組建中國地質調查局,作為組織實施國家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和礦產勘查工作的 事業單位;并要求將工業部門的地質隊伍改組成企業或進入企業集團。2001年,國務院通過《國家經貿委管理的國家局所屬地質勘查隊伍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首次明確:“公益性地質勘查工作與商業性地質工作分體運行”。2003年,國土資源部印發《關于加強地方和行業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建設的意見》;2005年,國土資源部印發《關于國家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建設的意見》;2006年,出臺《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比較系統地確立了我國地勘工作改革與發展的方針、政策。
隨著中國走出去固體礦產資源勘查利用市場的快速發展,中國對外勘查業務已開始形成獨立市場,但行業內企業普遍存在整體規模偏小、專業從事境外礦產勘查技術服務的公司為數不多,市場競爭尚不充分,客戶集中,市場仍處于爆發性增長的初期階段。2010年,中國境外勘查技術服務市場以專業勘查技術服務公司為主,占據將近一半的市場份額(45%)。局級地方性地勘單位以云南省有色金屬地質局、江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等20多個局級單位為主。大型礦業公司下屬勘查公司占據了15%的市場份額,目前相比專業勘查技術公司還有一定的差距。中國行業咨詢網預計未來5-10年,中國對外礦產資源勘查業務必將在良好的政策支持背景下獲得進一步的發展,勘查企業應以戰略性的眼光率先開拓擴大海外市場,進行原始積累,抓住發展的大好時機。
|
上一篇:地下水的水文環境和水質污染在線監測 | 下一篇:新房裝修后如何除甲醛除甲醛最好的方法 |
---|
無法在這個位置找到: xy/lef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