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時請注意選擇相應的產品編號
固體和液體食品中大腸菌群檢測方法 | |||
---|---|---|---|
      
固體進入無菌室步驟:. 進入無菌室前應打開紫光燈進行滅菌,時間為0。5—1小時。2. 關燈后0?5小時后放可進入。3. 進入更衣間更換衣服,佩帶口罩、帽子、鞋套
實驗步驟:1, 進入無菌室后,先把酒精燈點燃,然后在用酒精棉進行手部消毒。(酒精棉是用75%的酒精加入脫脂棉中制成)2, 準備雙料管3根,單料管6根,培養皿7個。3, 直接從原液中吸取10ml放入雙料管,(3根每根各10ml)4, 再吸取原液1ml放入單料管中(3根每根各1ml)5, 再吸取原液1ml放入培養皿中(2個培養皿各1ml)6, 再吸取原液1ml放入鹽水管中制成-1梯度的樣液7, 更換一根吸管,從-1梯度的樣液吸取1ml樣液放入單料管中(3根每根各1ml)8, 再吸?。?梯度樣液1ml放入培養皿中(2個培養皿各1ml)9, 再把每個培養皿中到入營養瓊脂平鋪底部搖允(注另作3個培養皿:空氣空白,把培養皿打開十分鐘倒入營養瓊脂平鋪底部搖勻。瓊脂空白,把培養皿中倒入營養瓊脂平鋪底部搖勻。鹽水空白,吸1ml生理鹽水放入培養皿中,倒入營養瓊脂平鋪底部搖勻。)10, 把全部作好的放入培養箱中,溫度36C+-1×C,大腸24H+-2H,菌落48H+-2H,(待培養皿中的瓊脂凝固后反轉過來放入培養箱中。11, 梯度:-1梯度為1ml原液加入9ml生理鹽水配成-2梯度為1ml-1梯度樣液加入9ml生理鹽水配成-3梯度-4梯度配制方法和-1、-2梯度的配制方法一樣。12, 如果大腸初發酵產生氣泡,用接種筆沾一個產氣的液在伊紅美蘭平板上畫之字形然后放入培養箱中36C,24H+-2H 。(接種筆在每次使用前必須在酒精燈上消毒。所畫之形不能劃破伊紅美蘭瓊脂表面)。13, 取出后在用接種筆在伊紅美蘭平板之字形上挑菌,放入乳糖復發酵管中 ,然后再培養36C+-1C,24H++-2H。。14, 再在伊紅美蘭平板之字形上挑菌,放到載玻片上作鏡檢。(方法見標準)。15, 只有鏡檢成紫紅色和乳糖復發酵管產氣同時成立的情況下,才能斷定這根管是不合格。。16, 清洗消毒這根試管前必須進行消毒霉菌,121C,0。5小時同時不能放氣。
水中大腸菌群的檢測實驗材料和用具
微孔濾膜(孔徑0.45?m)、濾器(容量500mL)、抽氣設備、鑷子、發酵用試管、杜氏小管、培養皿、刻度吸管或移液管、接種環、酒精燈。
操作步驟
(一)水樣的采集:1.自來水 將自來水龍頭用火焰燒灼3min滅菌,再擰開水龍頭流水5min, 以排除管道內積存的死水,隨后用已滅菌的三角瓶接取水樣,以供檢測。2.池水、河水或湖水 將無菌的帶玻塞的小口瓶浸入距水面10~15cm深的水層中,瓶口朝上,除去瓶塞,待水流入瓶中裝滿后,蓋好瓶塞,取出后立即進行檢測,或臨時存于冰箱,但不能超過24h。
(二)濾膜法檢測大腸菌群:l.用無菌鑷子將一無菌濾膜置于濾器的承受器當中,將過濾杯裝于濾膜承受器上,旋緊,使接口處能密封,將真空泵與濾器下部的抽氣口連接(圖26-1)。2.加水樣100mL于濾杯中,啟動抽真空系統,使水通過濾膜流到下部,水中的菌細胞被截留在濾膜上。水樣用量可適當增減使獲得菌落適量。3.用無菌鑷子小心將截留有細菌的濾膜取出,平移貼于復紅亞硫酸鈉固體培養基上(注意無菌操作,濾膜與培養基間貼緊,無氣泡),37℃培養16~l8h。挑選深紅色或紫紅色、帶有或不帶金屬光澤的菌落,或淡紅色、中心色較深的菌落進行涂片和革蘭氏染色觀察。4.經染色證實為革蘭氏陰性無芽孢桿菌者,再接種在乳糖蛋白胨半固體培養基上,37℃培養6~8h后觀察,產氣者證實為大腸菌群陽性。培養中應及時觀察,時間過長則氣泡可能消失。
5.結果計算:水樣中總大腸菌群數/個?L-1=(濾膜生長的菌落數/過濾水樣量/mL)×100(濾膜上菌落數以20~60個/片較為適宜)
多管發酵法檢測大腸菌群
1.取5支裝有3倍濃乳糖蛋白胨培養基的初發酵管,每管分別加入水樣10mL。另取5支裝有乳糖蛋白胨培養基的初發酵管,每管分別加入水樣lmL。再取5支裝有乳糖蛋白胨培養基的初發酵管,每管分別加入按1:10稀釋的水樣lmL(即相當于原水樣0.1mL),均貼好標簽。此即為15管法,接種待測水樣量共計55.5mL。各管搖勻后在37℃恒溫箱中培養24h。 |
上一篇:大腸菌群檢測方法采用美國FDA的標準方法 | 下一篇:常見的一些微生物菌種保藏的10個方法 |
---|
無法在這個位置找到: xy/lef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