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時請注意選擇相應的產品編號
水循環的意義有哪些?自然界水循環的作用 | |||
---|---|---|---|
      
水是一切生命機體的組成物質,也是生命代謝活動所必需的物質,又是人類進行生產活動的重要資源。 地球上的水分布在海洋、湖泊、沼澤、河流、冰川、雪山,以及大氣、生物體、土壤和地層。水的總量約為1.4×109km?,其中96.5%在海洋中,約覆蓋地球總面積的70%。陸地上、大氣和生物體中的水只占很少一部分。
水循環的主要作用表現在三個方面:
① 水是所有營養物質的介質,營養物質的循環和水循環不可分割地聯系在一起;
② 水對物質是很好的溶劑,在生態系統中起著能量傳遞和利用的作用;
③ 水是地質變化的動因之一,一個地方礦質元素的流失,而另一個地方礦質元素的沉積往往要通過水循環來完成。
地球上的水圈是一個永不停息的動態系統。在太陽輻射和地球引力的推動下,水在水圈內各組成部分之間不停的運動著,構成全球范圍的海陸間循環(大循環),并把各種水體連接起來,使得各種水體能夠長期存在。海洋和陸地之間的水交換是這個循環的主線,意義最重大。在太陽能的作用下,海洋表面的水蒸發到大氣中形成水汽,水汽隨大氣環流運動,一部分進入陸地上空,在一定條件下形成雨雪等降水;大氣降水到達地面后轉化為地下水、土壤水和地表徑流,地下徑流和地表徑流最終又回到海洋,由此形成淡水的動態循環。這部分水容易被人類社會所利用,具有經濟價值,正是我們所說的水資源。
水循環是聯系地球各圈和各種水體的“紐帶”,是“調節器”,它調節了地球各圈層之間的能量,對冷暖氣候變化起到了重要的因素。水循環是“雕塑家”,它通過侵蝕,搬運和堆積,塑造了豐富多彩的地表形象。水循環是“傳輸帶”,它是地表物質遷移的強大動力,和主要載體。更重要的是,通過水循環,海洋不斷向陸地輸送淡水,補充和更新新陸地上的淡水資源,從而使水成為了可再生的資源。
水循環的分類
水循環分為海陸間循環(大循環)以及陸上內循環和海上內循環(小循環)。從海洋蒸發出來的水蒸氣,被氣流帶到陸地上空,凝結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發返回大氣,其余部分成為地面徑流或地下徑流等,最終回歸海洋。這種海洋和陸地之間水的往復運動過程,稱為水的大循環。僅在局部地區(陸地或海洋)進行的水循環稱為水的小循環。環境中水的循環是大、小循環交織在一起的,并在全球范圍內和在地球上各個地區內不停地進行著。
水交換周期
水循環使地球上各種形式的水以不同的周期或速度更新。水的這種循環復原特性,可以用水的交替周期表示。由于各種形式水的貯蓄形式不一致,各種水的交換周期也不一致。
水循環周期表
水體名稱:更新周期/年大氣水:0.025~0.03 年 河水(外流): 0.03~0.05年 湖泊淡水: 10~100年 地下水:100~1000年海洋水:約5000年 冰川: 約10 0005年。水循環的形成和影響因素。
水循環的影響及意義
自然因素主要有氣象條件(大氣環流、風向、風速、溫度、濕度等)和地理條件(地形、地質、土壤、植被等)。人為因素對水循環也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人類活動不斷改變著自然環境,越來越強烈地影響水循環的過程。人類構筑水庫,開鑿運河、渠道、河網,以及大量開發利用地下水等,改變了水的原來徑流路線,引起水的分布和水的運動狀況的變化。農業的發展,森林的破壞,引起蒸發、徑流、下滲等過程的變化。城市和工礦區的大氣污染和熱島效應也可改變本地區的水循環狀況。
環境中許多物質的交換和運動依靠水循環來實現。陸地上每年有3.6×1013 m3的水流入海洋,這些水把約3.6×10^9噸的可溶解物質帶入海洋。
人類生產和消費活動排出的污染物通過不同的途徑進入水循環。礦物燃料燃燒產生并排入大氣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進入水循環能形成酸雨,從而把大氣污染轉變為地面水和土壤的污染。大氣中的顆粒物也可通過降水等過程返回地面。土壤和固體廢物受降水的沖洗、淋溶等作用,其中的有害物質通過徑流、滲透等途徑,參加水循環而遷移擴散。人類排放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使地表水或地下水受到污染,最終使海洋受到污染。
水在循環過程中,沿途挾帶的各種有害物質,可由于水的稀釋擴散,降低濃度而無害化,這是水的自凈作用。但也可能由于水的流動交換而遷移,造成其他地區或更大范圍的污染。
|
上一篇:空氣中的固體污染物有哪些?空氣中的污染物來源 | 下一篇:味精是哪國人發明的?味精是什么微生物做的 |
---|
無法在這個位置找到: xy/lef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