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時請注意選擇相應(yīng)的產(chǎn)品編號
娶公主會失去前途?古代才子為何不愿意做駙馬爺揭秘 | |||
---|---|---|---|
      
駙馬爺,常被認(rèn)為是受上天眷戀的幸運(yùn)兒。然而,他們并非個個都是美滿幸福的。
在歷史上,漢武帝時開始設(shè)置這種官,起初多讓皇室或外戚及王宮大臣的子弟擔(dān)任。到三國時,魏國的何晏因與公主結(jié)婚,被授予駙馬都尉之職。其后,杜預(yù)與司馬懿(晉宣帝)的女兒堂山公主結(jié)婚,也拜為駙馬都尉,魏晉之后,皇帝的女婿照例加駙馬都尉稱號,簡稱“駙馬”。駙馬已不是官職,僅是稱號而已。
“駙”指的是馬,三匹馬拉一輛車,左右兩邊的馬稱為“駙”。“駙馬”則是掌管皇帝之“駙”的人,漢武帝時開始有“駙馬都尉”這種官職,掌管皇帝輿車之“駙”。
《后漢書》載:“皇女紅夫,十五年封館陶公主,適駙馬都尉韓光。”即東漢館陶公主找的女婿恰巧是個駙馬都尉,從此以后逐漸把“駙馬”作為皇帝女婿的專稱。另一說法是晉武帝司馬炎為了自身安全,掌管皇帝車駕的人只有皇帝女兒(公主)的丈夫才能擔(dān)任。這一規(guī)矩被后世皇帝一直沿襲下來,天長日久“附馬”便成了皇帝女婿的代名詞。后來,凡作了皇帝女婿的人,無論是否擅長訓(xùn)馬,都被拜作“駙馬都尉”。
皇帝的女婿當(dāng)然不好當(dāng),駙馬盡管身份高貴,但公主卻是皇帝的女兒,這樣一來,駙馬不可以三妻四妾,不可以要求老婆三從四德。《明史·志第三十一·禮九》載:“駙馬黎明于府門外月臺四拜,云至三月后,則上堂、上門、上影壁,行禮如前。始視膳于公主前,公主飲食于上,駙馬侍立于旁。”完全是奴才相。有些駙馬比較幸運(yùn),公主還算安分守能相安無事;但有些就比較倒霉了。
《宋書·本紀(jì)第七·前廢帝》載:“山陰公主淫恣過度,謂帝曰:‘妾與陛下,雖男女有殊,俱托體先帝。陛下六宮萬數(shù),而妾唯駙馬一人。事不均平,一何至此!’”這位宋山陰公主嫌只有駙馬一個老公服侍太少,要讓皇帝哥哥又給找了二三十個“面首”。
唐中宗李顯的女兒宜城公主的附馬裴巽,在外面寵幸了一個女人,叫公主知道了。于是,公主把這個女人抓來,剝掉她身上一塊皮;又剝掉裴巽額頭一塊皮,然后,把剝下來的兩塊皮,互換位置貼之。貼完后,再叫裴巽到前廳辦理公務(wù),底下的臣僚們,看見附馬這個樣子,都忍俊不止。后來,公主也覺得不雅觀,于是,又從那個婦女的額頭剝下一塊皮,貼到裴巽的額頭上,把裴巽額頭上原先貼的那塊轉(zhuǎn)貼到那個婦女的額頭上。那個婦女羞愧難當(dāng),自縊身亡。從那以后,凡是認(rèn)識裴巽的婦女,一見到他都躲得遠(yuǎn)遠(yuǎn)的
劉三嘏曾考取進(jìn)士,一篇《一矢斃雙鹿賦》辭彩華麗,遼圣宗極其贊賞,并將與皇妃白氏所生的第四女許配給他。劉駙馬突然從遼國逃到北宋避難,史書上對此次叛逃原因只寫五字:“與公主不諧”。可當(dāng)時北宋對遼國年年納貢唯恐有所得罪,怎敢收留他?等遼國使節(jié)拿著國書一到北宋即乖乖把此人交與對方。劉駙馬重踏故土除了他的雙腳,還有他的首級。
《萬歷野獲編》中記載的駙馬冉興讓身為明神宗的駙馬,有一天,他的妻室壽陽公主沒有告訴管家婆(公主的奶娘)梁盈女,便自行與他相聚,享受天倫之樂。豈料梁盈女惱怒職權(quán)被侵犯,居然把冉興讓從公主房中拖出來,趕了出去。公主好言相勸,也被她以粗言穢語辱罵了一番。壽陽公主一夜不曾合眼,第二天一早就進(jìn)了宮,想把這件事情告訴母親鄭貴妃,豈料梁盈女惡人先告狀,已經(jīng)在鄭貴妃面前說了公主許多壞話。故此鄭貴妃拒絕見女兒,自然也就聽不到女兒的申述。冉興讓受辱之后,寫好奏章準(zhǔn)備參奏管家婆,誰知梁盈女的相好太監(jiān)早已料到這一著,糾集了幾十個大小太監(jiān)在內(nèi)延等候,他們一見駙馬走來,便把他團(tuán)團(tuán)圍住,劈頭蓋臉就打,直打得駙馬爺衣帽破碎,傷痕累累,好不容易才逃出重圍。回家后,冉興讓打算再寫奏章,圣旨卻來到了。皇帝嚴(yán)厲地責(zé)備他一番,下令收回蟒袍玉帶,還把他送進(jìn)國學(xué)反省了幾個月,不準(zhǔn)他再提此事。
清朝駙馬必須對父母盡孝道,所以駙馬不與妻子同住,駙馬要見妻子,須先由公主“宣召”,所以不便時時求見。公主要見丈夫,也得找個什么理由才宣召,然后由下人奔走傳達(dá),還要賞賜花錢。麻煩的是,一些管家婆,常常從中作梗,致使駙馬和公主如牛郎織女,可望而不可及。他們名為夫婦,卻難得有機(jī)會共枕床席。
下面來看幾個實(shí)例
唐朝駙馬的悲慘生活:唐朝,我國歷史上的一個鼎盛時期,唐代女子地位相對較高,導(dǎo)致唐代公主飛揚(yáng)跋扈的性格,駙馬的遭遇更是窩囊,中唐時期上演一出醉打金枝的好事,這位公主的名字沒有確切的傳下來,但是她的封號:升平公主,恐怕很多人都知道,因?yàn)樗幕橐龉适拢缓檬碌暮笕司幊闪藨騽。教巶鞒∶褪恰洞蚪鹬Α贰?/span>
不過,真正的“打金枝”是怎樣的過程呢?
升平公主的公爹,是唐中期最著名的大將軍郭子儀。
郭子儀戰(zhàn)功赫赫,在平定安史之亂中,起到了最為關(guān)鍵的作用,因此重得天下的李唐王朝,將他封為國公,任天下兵馬副元帥。此后朝政變遷,郭子儀經(jīng)歷三起三落,總能逢兇化吉,最后晉封“汾陽王”,并獲唐代宗頒發(fā)“鐵券”,立誓無論如何,都不會再處分加罪于他。為了表示誠意,代宗將自己的女兒升平公主,嫁給了郭子儀的六兒子郭曖。郭曖因此受封為侯爵。郭家的榮貴,至此已算是一個高峰。
這時的郭曖與升平,都只有十三四歲的年紀(jì)。
這個年紀(jì)的少男少女,正是反叛倔強(qiáng)的時候,而這對小夫妻,都出身在頂極的富貴權(quán)勢之中,各自的脾氣就更是好不了。
在最初的新婚燕爾過去之后,兩個人驕傲的個性便開始發(fā)生了沖突。
導(dǎo)火索是郭曖要求升平公主向自己的爹媽行禮。
公主是什么?公主是皇帝的女兒,在名分上,她是“君”,而駙馬一家都不過是“臣”,由于駙馬與她“夫妻敵體”,所以駙馬也沾光升級。即使在成親的喜堂上,婚儀都要倒過來,由公婆向兒子媳婦跪拜叩頭。
現(xiàn)在郭曖居然要升平公主向公婆行民間的兒婦禮儀,升平公主可受不了啦,常跟駙馬過意不去,爭吵不休。
在一次家宴之后,回到房里的郭曖再次指責(zé)升平公主,在家宴上沒有履行兒媳的義務(wù),居然高坐在公婆之上。升平公主對丈夫的憤怒嗤之以鼻,反唇相譏。
郭曖兩三年來一直壓著的怒氣終于借著酒勁發(fā)作起來。他抬手就給了公主妻子一個耳光,恨恨地說:“你仗著你爹是皇帝,就耀武揚(yáng)威嗎?我告訴你,我爹他是根本不想干皇帝這個差事,否則的話,還輪得到你家?”
升平公主沒想到郭曖居然敢動手打自己,更沒想到一向溫文爾雅的駙馬居然說出這樣無法無天的話來。頓時氣得臉色都變了,立即乘著公主的輦駕,直奔回皇宮去向父皇哭訴告狀。
代宗李豫畢竟還是一個有些頭腦的帝王,聽了女兒的控訴,他沉吟良久,將事情輕重反復(fù)掂量,然后對正在氣頭上的女兒說:“駙馬說的,可全是實(shí)話呀,假如當(dāng)年你公爹有心要做皇帝的話,誰也擋不住他,這天下,早就不姓李而要姓郭了。”
升平公主只有十四五歲,對父親這番奇怪的話摸不著頭腦,但見父親不為自己出氣,她還是哭鬧不休。代宗便將升平公主的生母崔貴妃喊來,讓她開導(dǎo)女兒。
皇宮里鬧得不可開交,郭府則自公主沖府而出那一刻起,就已亂成了一團(tuán)。
郭子儀追問兒子及侍婢之后,得知方才兒子與公主大打出手,而且還說了一句要命的大話,頓時嚇得手腳發(fā)抖。這句話的后果可輕可重,皇帝完全可以借這句話的由頭,把郭家滿門抄斬。
大驚失色之下,郭子儀把這個不懂事的兒子捆了起來,直送進(jìn)宮中,向皇帝親家請罪。
代宗看見這個場面,不禁哈哈一笑,親自起身,為小女婿松綁,并向郭子儀說了一句至今令人感嘆的話:“不癡不聾,不作家翁。”他寬解郭子儀道:“小兒女們在閨房中幾句戲言氣話,我們作長輩的,何必當(dāng)真?又何必去管這種夫妻閑事呢?”
皇帝親家居然能這么輕易就放過自己,倒真是令郭子儀大松了一口氣。但是為了警戒少年無忌的兒子,回到家里,郭子儀還是拿出大棍,親自動手,要將郭曖家法處置一番。
領(lǐng)軍打仗的郭子儀力氣可不小哪,何況這一頓棍子其實(shí)是打給皇帝看的,更是又狠又準(zhǔn)。打得郭曖幾乎昏了過去。
畢竟還是自己的丈夫,郭曖自己硬著不求饒,一邊的升平公主可吃不消了,只好紅著臉求公爹罷手,不能再打了。郭子儀當(dāng)然順桿而下,立刻放下了手里的家伙。
代宗對這場夫妻吵鬧如此了結(jié),女兒最后能夠體恤丈夫,還是很滿意的。因此,對升平公主和郭曖越發(fā)寵愛,每有賞賜,總是遠(yuǎn)遠(yuǎn)超出其它的女兒女婿。
等到升平公主的哥哥德宗繼位之后,他吸取了這場“打金枝”的教訓(xùn),下令修改禮儀,公主還是應(yīng)該向公婆行禮恭讓。
升平公主經(jīng)過這場“打金枝”的事件,成長了不少。
后來,長安城附近鬧起了水荒,代宗因此想要拆去權(quán)貴豪門在涇渭二河上架設(shè)的石磨房(這些磨坊是用來打磨脂粉用的)。
權(quán)貴們都不愿意,最后,還是升平公主和郭曖站了出來,盡管“撤脂粉坊,而面無顏色”,升平公主還是遵照父親的意愿,第一個拆掉了石磨房。
在升平公主的影響下,涇渭之上的八十多座屬于權(quán)貴的石坊都拆去了。
長安附近的田地,終于又得到了灌溉的水源。
在三十歲左右,升平公主和郭曖還經(jīng)歷了德宗年間的朱泚之亂。
從戰(zhàn)亂中死里逃生的升平公主,性情更是變得和順謙讓。
這種轉(zhuǎn)變直接影響了她和郭曖的一雙兒女。
她的獨(dú)子郭縱,尚順宗女漢陽公主,以禮讓賢德聞名,廣得人緣,更得皇帝的喜歡,因此一生富貴平安。
她的獨(dú)女自然就是郭氏。郭氏大約是升平公主二十來歲出生的,公元793年嫁給皇孫李純?yōu)殄撦叿荩煞蜻€得叫她表姑姑。
郭氏為李純生下了兒子穆宗李恒、女兒岐陽公主。
李純終身沒有冊立皇后,但是作為原配正妻,郭氏還是后宮地位最高的女人,封為貴妃。
郭貴妃雖然沒有當(dāng)上皇后,但是宮中朝中,所有的人都認(rèn)為她品德仁愛謙讓,足以母儀天下。
岐陽公主嫁給司儀郎杜棕,下嫁之后,對家人上下均有禮有節(jié),得到廣泛的贊譽(yù)。
憲宗李純薨后,郭貴妃被尊為皇太后。后來又成為太皇太后。
郭太后身歷五朝,謚為懿安皇后,與丈夫李純合葬景陵。
清朝公主召幸駙馬要給管家婆行賄送禮
清朝皇室對公主的要求更加嚴(yán)格。
公主從呱呱落地到出閣成婚,只能與母親見上幾十面。
更有一些奇怪的規(guī)矩:每個公主出嫁,都會按例賜給她一套府第,但是,卻不準(zhǔn)公公與婆婆居于其中。公公婆婆若想見一見兒媳婦,還必須施以謁見皇帝的大禮節(jié),即跪拜于地,向兒媳婦請安。
駙馬爺雖說與公主同居于一府之中,卻也是“內(nèi)外有別”:公主居于內(nèi)室,駙馬卻只能住在外舍;若非公主宣召,駙馬就不得進(jìn)入內(nèi)室與公主團(tuán)聚。而公主每宣召駙馬一次,公主與駙馬就得花費(fèi)無數(shù)錢財。
為什么呢?因?yàn)楣骷词钩闪嘶椋匀挥斜D犯S,這些保姆被稱為“管家婆婆”,權(quán)力大得很,公主的飲食起居都由管家婆婆“照管”,連公主宣召駙馬,也必須得到管家婆婆的批準(zhǔn)。因此,公主如不賄賂管家婆婆,或者沒有滿足其欲壑,宣召時必然遭到管家婆婆的百般阻撓,甚至指責(zé)公主“厚顏無恥”。
深宮女子大多性格懦弱,又特別愛惜面子,一遭斥責(zé),往往只有暗自吞聲飲泣,怎能不受其挾制呢?即使入宮見了生身母親,也不敢曲訴衷情,何況因繁文縟節(jié),母女很難單獨(dú)相聚,哪有傾訴的機(jī)會?即使有機(jī)會傾訴,礙于“祖宗之制”,母親也無可奈何。
因此,有清一代的公主,很少有生兒育女的,即使有子女,往往也是駙馬的側(cè)室所出。這樣,清代的公主十有八九是害相思病而死。如若公主死在駙馬前面,駙馬就會被逐出府第,府中的房屋、器具、衣飾、珠寶等,則盡數(shù)納入宮中,唯獨(dú)進(jìn)入管家婆婆腰包中的那一部分,除了房屋帶不走外,其余都?xì)w她所有。
清人入關(guān)兩百多年來,其公主、駙馬與民間老百姓一樣夫婦相諧、子女眾多者,只有道光帝的大公主與丈夫符珍一對。大公主剛結(jié)婚時,要宣召駙馬,也遭到管家婆婆的阻撓,以致一年多也未能見上丈夫一面。大公主又氣又怒,但還是耐著性子沒有發(fā)作。一次入宮時,大公主跪在道光帝面前問:“父皇究竟把臣女許配給誰了?”道光帝奇怪地反問:“不是把你嫁給符珍了嗎?你怎么會不知道呢?”大公主道:“符珍是個什么模樣?女兒出嫁一年多了,連面也沒有見過。”道光帝又問:“為什么見不到他?”大公主恨恨地說:“保姆不讓臣女與他相見,臣女又有什么辦法?”道光帝惱怒了:“你們夫婦之間的事,保姆怎么管得了許多?你完全可以自己做主!”
有了父皇的這句“金口玉言”,大公主回府后,就把符珍召進(jìn)內(nèi)室,長期相伴。保姆借祖宗的規(guī)矩阻攔,被她用父皇的口諭狠狠地訓(xùn)斥了一頓,保姆也是欺軟怕硬,哪敢再多嘴多舌。此后,大公主與符珍伉儷情深,共生了8個子女,可謂有清以來,首屈一指。
從大公主的事例可以看出,公主夫婦被保姆阻隔,皇帝并不知情,只是兩百多年間的公主們,都因臉皮太薄,羞于啟齒,因此每每容忍,寧愿自傷而死。管家婆婆虐待公主,甚至超過了鴇母虐待妓女。但歸根結(jié)底,還是因?yàn)榍鍖m有太多“祖宗之制”,授給了管家婆婆以“照應(yīng)”之權(quán),才釀成了公主們的悲劇。唯獨(dú)道光帝的大公主,敢于蔑視這些“祖制”、“禮法”,不愿屈服于殘酷的現(xiàn)實(shí),敢于為追求幸福而抗?fàn)帯?/span>
看了唐朝和清朝的兩個例子,恐怕看官們都不會再覺得駙馬很幸福,其實(shí)這還只是兩個朝代的普遍現(xiàn)象,那么哪些駙馬堪稱最倒霉的駙馬呢?
駙馬爺,常被認(rèn)為是受上天眷戀的幸運(yùn)兒。然而,他們并非個個都是美滿幸福的。
在歷史上,漢武帝時開始設(shè)置這種官,起初多讓皇室或外戚及王宮大臣的子弟擔(dān)任。到三國時,魏國的何晏因與公主結(jié)婚,被授予駙馬都尉之職。其后,杜預(yù)與司馬懿(晉宣帝)的女兒堂山公主結(jié)婚,也拜為駙馬都尉,魏晉之后,皇帝的女婿照例加駙馬都尉稱號,簡稱“駙馬”。駙馬已不是官職,僅是稱號而已。
“駙”指的是馬,三匹馬拉一輛車,左右兩邊的馬稱為“駙”。“駙馬”則是掌管皇帝之“駙”的人,漢武帝時開始有“駙馬都尉”這種官職,掌管皇帝輿車之“駙”。
《后漢書》載:“皇女紅夫,十五年封館陶公主,適駙馬都尉韓光。”即東漢館陶公主找的女婿恰巧是個駙馬都尉,從此以后逐漸把“ 駙馬”作為皇帝女婿的專稱。另一說法是晉武帝司馬炎為了自身安全,掌管皇帝車駕的人只有皇帝女兒(公主)的丈夫才能擔(dān)任。這一規(guī)矩被后世皇帝一直沿襲下來,天長日久“附馬”便成了皇帝女婿的代名詞。后來,凡作了皇帝女婿的人,無論是否擅長訓(xùn)馬,都被拜作“駙馬都尉”。
皇帝的女婿當(dāng)然不好當(dāng),駙馬盡管身份高貴,但公主卻是皇帝的女兒,這樣一來,駙馬不可以三妻四妾,不可以要求老婆三從四德。《明史·志第三十一·禮九》載:“駙馬黎明于府門外月臺四拜,云至三月后,則上堂、上門、上影壁,行禮如前。始視膳于公主前,公主飲食于上,駙馬侍立于旁。”完全是奴才相。有些駙馬比較幸運(yùn),公主還算安分守能相安無事;但有些就比較倒霉了。
|
上一篇:中午睡多長時間最好?午睡最佳時間幾點(diǎn)開始 | 下一篇:山藥能蒸著吃嗎?鐵棍山藥蒸多久能熟 |
---|
無法在這個位置找到: xy/left.htm
首 頁 |
對照品|
標(biāo)準(zhǔn)品|
標(biāo)準(zhǔn)物質(zhì)|
實(shí)驗(yàn)試劑|
培養(yǎng)基|
菌種購買|
新聞中心|
聯(lián)系我們|
網(wǎng)站地圖
2011-2018 北京萊耀生物版權(quán)所有豫ICP備170461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