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時請注意選擇相應的產品編號
工業產業結構高級化和適度重型化 | |||
---|---|---|---|
      
廣東過去5年還取得了一大批打破國際壟斷甚至國際領先的核心和關鍵技術,推動產業全面進步的同時。局部還形成了產業化規模。如該省的有機高分子平板發光顯示屏(OLED技術、10GBPS光纖通信專用芯片組、第三代移動通信專用芯片、精密制造裝備關鍵件生產技術、片式元器件外表貼裝備國產化、鄉村垃圾焚燒發電技術和裝備、工業污水集中處置技術和裝備等重大項目,已形成了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產業群。其中,深圳華為公司數字集群系統被國家信息產業部鑒定為全球首創,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目前,華為公司已為全球90多個國家逾越300家電信運營商提供各項產品和服務,勝利躋身于英國電信、法國電信、德國電信、荷蘭的KPN等全球頂級通信運營商的供貨商行列。
技術自主創新在該省工業產業結構高級化和適度重型化,據悉。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過程中發揮了第一驅動力”重要作用。2005年,技術進步對該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9%比2000年提高4個百分點;全省高技術產業增加值達到2250億元,比2000年增長3.3倍;重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58.7%比2000年提高了6.3個百分點。全省已有深圳華為公司、深圳中興通訊公司、珠海格力電器公司的產品被國家質檢總局評為“中國世界名牌產品”包攬了獲得中國世界名牌產品稱號的企業總數和產品總數的全國近一半的席位。全球首創的瀝青路面微波車、填補國內空白的隧道盾構掘進機、全球領先的第三代移動通信專用芯片…一大批高科技產業品種在20日此間開幕的廣東省“十五”產業技術進步效果展上集中亮相。
經過近5年的追趕戰略”廣東省目前已初步構建起了以企業為主體的產業技術進步體系,專家此間表示。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技術產業迅速壯大,正加速打造成為中國的高技術經濟中心。
廣東2005年的GDP已達2.23多萬億元,據悉。占了全國的11.9%經濟總量已超過香港、新加坡。今年,全省GDP預計可突破2.6萬億元,同比增長可達14%以上,有望在2008年趕上臺灣。盡管經濟塊頭近年不時做大,但廣東省決策層清醒地意識到與臺灣、韓國等相比,廣東自身的科技和自主創新差別仍然非常突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關乎全省發展后勁之所在
廣東近些年全面實施高科技“追趕戰略”引導全省在技術創新、技術改造、技術創新體系等方面的投入迅速攀升。十五”期間,為了迅速縮短與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高科技差距。廣東技術創新研發經費年均增長在15%以上,2005年投入規模達249.6億元,比2000年增長1.3倍;而在技術改造方面,廣東“十五”期間共投入21.86億元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地帶動社會和企業投入技改資金超越770億元,使全省迅速構建起了以企業為主體的產業技術進步體系。
廣東以增強全省九大支柱產業國際競爭力為目標,十五”期間。集中火力地在信息與通訊、集成電路設計與應用、新型發光和顯示器件、精細化工、精密制造關鍵裝備、新材料、環保和清潔生產關鍵技術等全省優勢產業的關鍵領域進行技術攻關。5年間,該省累計專利受理229542件、專利授權138594件,分別比“九五”增長2.1倍和1.6倍,位居全國第一,推動該省經濟進入自主創新為新動力的發展軌道。
|
上一篇:學術評價體系改革是復雜的系統工程 | 下一篇:我國加入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 |
---|
無法在這個位置找到: xy/lef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