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時請注意選擇相應的產品編號
計量檢測業務管理系統開發與實施的難點分析 | |||
---|---|---|---|
      
計量檢測業務管理系統的開發與實施不是簡單的計算機軟件應用,而是以信息技術為手段,以機構的發展戰略、經營規劃、業務管理、組織協調為實踐依據的系統工程。我所于2009年實施了自行開發的計量檢測業務管理系統。在內部應用的基礎上,實現了與國家質檢總局建成的“國家強制檢定工作計量器具管理系統”的功能對接,并可自動生成山西省質監局計量處強制檢定工作計量器具建檔報表。在開發與實施的過程中,我們體會到信息管理系統對于計量檢測業務工作是一個漸進增效的過程,認真對待系統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持續改進,不斷完善,必然形成機構發展的戰略優勢。
一、計量檢測業務管理系統開發與實施的難點分析
1.開發計量檢測機構大型集成的業務管理系統,是對機構現有收發信息系統、職能信息系統、財務信息系統、流程信息系統、知識信息系統等系統功能的再開發、再組織、再協調、再分配,是管理系統開發與實施的難點。
2.計量檢測業務管理系統開發不同于一般的企業模式,在政策變化、客戶需要、技術更新、業務管理等因素的影響下,其運行過程是一個多形式輸入、多情況變化、多樣化反饋的過程,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機構組織狀態的多樣性
計量檢測機構的組織狀態常常因為開展的檢測項目、市場變化等情況發生變化,形成管理職能的割裂或交叉,涉及系統基礎信息的變化,造成基礎信息的封存,無法有效利用歷史數據,影響管理系統運行的連續性。
(2)業務模式的多樣性
計量檢測機構的業務工作涉及強制檢定、校準、儀器測試等。同時,市場業務部門因為專業知識的限制,在洽談業務時,有賴于專業實驗室的支持。整個機構的業務來源主要有業務部門接收專業實驗室自己承攬,以及政府職能部門下達的檢測任務。一個專業實驗室可能共存多種業務模式,實施統一的業務模式難度很大,管理系統要考慮多情況輸入、多樣化輸出的模式,保證基礎數據的有效收集和正確反饋。
(3)報表的多樣性
檢定證書、校準報告、測試報告等的差別以及格式、內容的變化,加上日常工作中的各類報表和客戶的個性化要求,造成結構性復雜程度較高,成為管理系統設計的難點,但又是系統必須細化的重要環節。
(4)專業化程度高
機構的多個業務環節都涉及專業知識,相關部門開展工作,需要依賴專業實驗室人員的支持,實現統一管理、集中處置的難度很大,同時,要求管理系統的基礎知識信息更加細致完善,服務各崗位工作人員。
(5)服務形式的多樣性
常規的服務形式有實驗室檢測、上門檢測、在線檢測、分包檢測等。同時,由于各種多功能儀器的出現,一臺儀器的檢測,往往需要多套標準、多部門才能完成。由于檢測環境的不同和客戶的個性化需求,更強調工作人員具備復合性專業知識,提供完善的解決方案。因此,對管理系統中數據處理也提出了非常規的要求。
所以,計量檢測業務管理系統的開發與實施應立足于機構的實際情況,總體規劃、重點突破、分步實施。組織專業技術團隊,務實基礎信息平臺建設,著力開發實驗室關鍵工作崗位所承擔的責任與應盡的義務方面的功能模塊,以此為基礎深化管理系統應發揮的作用。
二、計量檢測業務管理系統設計開發的要素分析
1.確立管理系統建設總體目標。在機構高層領導中應圍繞發展戰略、經營規劃、組織管理、重點領域等方面,確立管理系統建設目標。以此為契機創造推進信息化建設的組織保障以及文化環境,規范管理制度,梳理業務流程,保證從管理系統建設的投資中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2.規范管理制度,保證管理系統開發向預期目標邁進。機構應結合實驗室合格評定、計量認證等管理體系要求,形成規范的運行機制,克服制約機構發展的管理問題,充分應用信息技術解決機構存在的問題。同時,明確信息化控制的程度,以及集中管理與權限下放的矛盾,以促進機構在成熟的檢測領域,保證服務質量,提高工作效率,在新檢測領域,形成人力資源與技術優勢。
3.業務流程標準化是提高運行效益、工作效率的前提。業務流程標準化更加強調務實基礎信息平臺的重要性,其中,基礎信息平臺包括檢測能力信息庫、收費標準信息庫、檢測標準信息庫、檢測設備信息庫、人力資源信息庫、客戶信息庫等。業務流程標準化為分工明確、責任到人打下了基礎,避免了工作中出現推諉、扯皮等不正常現象。同時,各類基礎信息庫的建立、健全,可以使不同人員在不同的時間里,質量劃一地完成工作,還可以有效地避免目前存在的一些不正常現象,如由于某人的調動或離崗,檢測業務隨之丟失等問題。
4.在適當的地方用適當的技術來解決問題,是軟件設計中的至高法則,也是計量檢測業務管理系統開發的宗旨。在結構化不明顯的模塊中,要配合組織形式、管理模式的合理改進來促進管理系統建設總體目標的實現,這樣就不會造成管理系統開發的牽強附會,避免系統運行阻礙工作效率提高、技術進步。所以,管理系統可以復制,而運行的效果卻很難復制,走自己的開發道路是最佳選擇,即使引進軟件,也要由自己的專業隊伍實施,以保證系統運行的效果。
三、計量檢測業務管理系統開發與實施的關鍵
計量檢測業務管理系統成功運行的關鍵集中體現在組織保障、管理制度建設、信息技術開發三個方面:
1.組織保障中首要的是領導重視并親自參與組織實施。實踐證明,主要領導者參與是管理系統開發成功的先決條件,因為機構主要領導者最清楚機構存在的問題,最能合理地確定系統目標。同時,擁有人事權、指揮權,能夠決定投資、調整機構,這是其他任何人不能替代的。主要領導雖然不是參與者,但是是導致管理系統達不到預期目標的主要原因所在。
2.管理制度建設首要的是確定科學、高效的業務流程,理清思路、分工明確、責任到人、明確權限與控件條件。以各部門、各崗位組織專業實施團隊,加強教育與培訓,更新觀念,要求本著對自己日后工作負責的態度做好管理系統運行的基礎性工作,循序漸進,穩步實施。同時,用制度保證機構的變動、調整,并及時地反映到管理系統設計開發中去。
3.管理系統開發很難一步到位,關鍵是系統設計開發應采用模塊化程序結構,提高各功能模塊的獨立性,減少各模塊間的數據依賴程度。必須建立數據關聯的模塊,應統一代碼的關聯方式,以便于模塊的更新、修改,提高系統適應變化的能力。持續改進、不斷完善,緊跟計量檢測事業的發展。
計量檢測業務管理系統的開發與實施,對計量檢測機構既是機會也是挑戰。同時,必然要經歷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只要努力把握管理系統建設的正確方向,就必然推動計量檢測工作向管理規范、質量劃一、高效快捷的方向邁進。在信息化建設中不斷取得新進步,在日趨規范的檢測要求下,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為機構發展贏得更多戰略優勢。
|
上一篇:沒有食品添加劑就沒有今天的食品加工行業 | 下一篇:豐城服務區內裝有化學危險品的槽罐車發生泄漏 |
---|
無法在這個位置找到: xy/lef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