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時請注意選擇相應的產品編號
枯草芽孢桿菌革蘭氏如何染色和如何檢測的步驟 | |||
---|---|---|---|
      枯草芽孢桿菌革蘭氏染色的具體步驟如下:
1、首先就是涂片:將培養14-16小時的枯草芽孢桿菌涂片(注意期間涂片切不可過于濃厚),干燥、固定。固定時通過火焰1-2次即可,不可過熱,以載玻片不燙手為宜。
2.染色:(1)初染 加草酸銨結晶紫一滴,約一分鐘,水洗。(2)媒染 滴加碘液沖去殘水,并覆蓋約一分鐘,水洗。(3)脫色 將載玻片上面的水甩凈,并襯以白背景,用95%酒精滴洗至流出酒精剛剛不出現紫色時為止,約20-30秒鐘,立即用水沖洗酒精。(4)復染 用番紅液染1-2分鐘,水洗,吸干水分。(5)鏡檢 干燥后,置油鏡觀察。革蘭氏陰性菌呈紅色,革蘭氏陽性菌呈紫色。
革蘭氏染色的關鍵在于嚴格掌握酒精脫色程度,如果脫色過度,陽性菌可被誤染為陰性菌,而脫色不夠,陰性菌可被誤染為陽性菌。除此以外,菌齡也影響染色結果,如陽性菌培養時間過長,或已死亡及部分菌自行溶解了,都常呈陰性反應。atcc菌種購買
革蘭氏染色法鑒定枯草芽孢桿菌
一、實驗目的掌握革蘭氏染色技術
二、基本原理:染色的基本步驟是:結晶紫初染,碘液媒染,乙醇脫色,番紅復染。經染色后,保留初染劑藍紫色的為革蘭陽性菌,染上復染劑顏色(紅色)的為陰性菌。革蘭氏陽性菌細胞壁的肽聚糖為網狀結構,壁厚,類脂含量低,乙醇脫色時細胞壁脫水、肽聚糖層網狀結構孔徑縮小,透性降低,使結晶紫-碘的復合物不宜被洗脫保留在細胞內,復染后仍保留初染劑的藍紫色。陰性菌肽聚糖層較薄,類脂含量高,脫色時,類脂溶解,細胞壁透性增大,使結晶紫-碘的復合物較易被洗脫,復染后,染上復染劑的紅色。
三、器材:培養48h枯草芽孢桿菌菌落革蘭氏染色液
四、操作步驟:1.制片常規涂片、干燥、固定2.初染結晶紫1min,水洗。3.媒染碘液1min,水洗。4.脫色95%酒精流加至洗出液無紫色,立即水洗5.復染番紅復染約2min,水洗。6.鏡檢先低倍找到要觀察區域,再高倍找到合適的視野,最后觀察7.油鏡的清洗及載玻片清洗。
|
上一篇:實驗大腸桿菌的對照培養分離及菌種保存方法 | 下一篇:食用菌母種和原種菌種制作詳細的操作步驟 |
---|
無法在這個位置找到: xy/left.htm